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,也是我院建校10周年。在学校进入快速发展和内涵发展的重要时期,各级党组织要发挥政治引领作用,围绕教学、管理、服务等中心工作,推动各项事业上水平、上层次、上台阶。
一、指导思想
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认真执行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部署,扎实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突出内涵建设与特色建设为主线,坚持以改革为根本动力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努力把我院办成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的高职院学校。
二、工作目标
(一)切实做好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,促使党员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。
(二)遵循“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”基本原则,认真服务好教学、科研、管理、服务等中心工作以及重大事项,创造更多标志性成果。
(三)坚持全面从严治党,着力推进政治、组织、作风、能力、廉洁、文化、制度等方面建设,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坚强战斗堡垒。
三、主要措施
(一)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
全党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。“以守初心、担使命,找差距、抓落实”的总要求贯穿主题教育活动全过程,把学习教育、调查研究、检视问题、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始终,努力取得最好成效,确保实现引领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历史,提高党性修养水平,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带领广大师生群众完成新任务、攻克新挑战、取得新成绩。
(二)加强思想政治建设,以党的新理论武装头脑
党支部要把政治理论学习摆在突出的地位。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重点学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论述的核心要义,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,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、思想政治受洗礼、干事创业敢担当、为民服务解难题、清正廉洁作表率的预期效果。
1.抓好理论学习教育:党委中心组要根据上级部署采取各种形式与途径进行学习,并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践;党支部要统一安排党员参加培训活动、组织生活与教职工政治学习。同时,必须把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和个人实际结合起来。
2.坚持规范党课教育:党课教育每学期举办一至两次,内容主要聚焦党内政治生活重大课题,在理想信念、党性观念、党风党纪和模范作用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。
3.建设学习交流园地:利用“学习强国”、校园网、微信、易班等信息技术优势,积极开辟学习交流平台,传播工作新动态、宣传优秀事迹、交流学习体会等。
(三)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与管理
1.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不懈掌控师生中带倾向性、苗头性和普遍性思想意识动态,及时做好教育、引导和处理工作。要切实落实政治安全、治安工作等责任制,筑起维持校园稳定万无一失的防线。
2.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,广泛传播具有教育意义正能量。要进一步执行学校《关于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的若干规定》,做好校报、校园网、微信、QQ群、宣传栏、广播站等传播媒介的建设与管理,严禁转载各种非主流的信息。
(四)发挥课程育人主渠道作用
1.按照上级关于思政理论课要求,开足开好规定的必修课程,使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培育优良的思想意识和品德情操。要贴近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,改革教学内容手段与方法,加强与社会实践、社会调查和校园生活相结合,提高教学教育质量。
2.各专业课教学要注重挖掘有价值的思想教育因素,帮助学生在科学态度、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方面有更多的获得感。
(五)进一步推进以党风带教风促学风
1.在党内积极开展党性、党风、党纪教育,完善廉政监督机制,规范党员干部教师的从政、从教行为,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。
2.按照董事会提出“两个服务”的工作理念,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师风师德建设。继续开展“机关作风建设评议活动”,促使机关改善服务态度,提高服务能力,优化服务质量,形成有特色的政风与文化。把师德师风纳入个人考核与集体评价体系,通过“师德教育活动月”等载体与途径,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,建设一支实力雄厚的“四有”师资队伍。
3.各教学单位党组织要按照党委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意见》,有计划、有载体、有措施、有检查地转变学风,遏止各种不良的亚文化现象,营造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的育人环境。
4.加强校领导与基层的联系、党组织与学生群体的联系,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,努力做校园和谐的促进者和排头兵。
(六)加强党组织工作规范化与信息化
1.落实《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(试行)》,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,配备好党务干部,特别要解决好“双带头人”缺乏问题。完善党组织支委会工作机制,发挥支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对重大问题的决定作用。
2.以创先争优为抓手,严格“三会一课”制度,创新组织生活的内容与方式,探索组织工作制度化、规范化、信息化的途径,完善“智慧党务系统”的建设与应用。整顿组织涣散的党支部,建设学习型、创新型、服务型的党支部,培育一大批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优秀党员。
3.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。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、考察和发展工作,按照“控制总量、优化结构、提高质量、发挥作用”的方针,重点在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;要严格流程管理、执行条件标准、完善档案材料。
4.认真做好组织生活会及民主评议党员工作。通过个人总结、小组交流、党内互评、党外测评等形式,按考核标准进行评议,对考评结果较差的党员予以批评教育。
(七)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教育工作中应有的作用
1.探索党政与工会教代会共同参与管理的基本框架。完善教职工民主管理、民主监督制度,在决策中要做到公正、透明,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,依法保证教师合法权益,营造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。
2.做好统战工作,通过联谊交流、社会考察、学术活动等方式,进一步发挥“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”的优势与作用,团结引导党外知识分子为学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。
(八)以党建带团建,优化校园文化建设
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工作,重点在思想建设、组织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下功夫,使团学组织成为学生精神家园和素质教育重要课堂。注重营造特色校园文化,大力开展上级部署的主题教育活动、社会实践活动、校园文化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服务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和提高素质的社团活动,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广阔平台。